怎樣選擇腳輪材料?
腳輪材料主要有超級人造膠,聚氨酯,塑料,尼龍,鋼,耐高溫,橡膠,S型人造物等。
許多設計人員往往是機械或相關專業出身,對材料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查腳輪廠家自己的說明書,廠家經常把腳輪的不同參數列清楚,供工程師選擇。
與此同時,多說一句,腳輪材料有軟硬之分,一般硬硬的適合于硬平的地面,行走噪音小,人對器械的推力較小;而軟硬的則更適合于不平的地面,或地面有鐵屑等物質的地方,也能更好的保護設備和避免震動,但是推力可能會大一些。
足輪試驗:標準足輪試驗。
如前所述,不同的行業對腳輪有不同的標準,一般腳輪生產廠家會根據行業標準對自己的腳輪進行相關試驗,包括負載、踏步(一般為5-6mm左右,而IEC測試則有不同)、剎車力、硬度、擺動等。
設計人員可根據自己的設計要求與廠家聯系,查看相關試驗符合醫療器械的設計要求,必要時也可要求廠家進行相關試驗,條件是雙方就相關費用及時間達成一致。另外,還可以自定義腳輪,最常見的就是換色,當然前提是雙方在成本和期望上達成一致,越大的開發公司,越大的期望數量,談判能力越強,越小的公司就沒有人喜歡了。這實際上并不局限于醫療器械,羅永浩曾經提到,在與手機供應商的交往中,他要感謝雷軍。由于有了小米的成功案例,大供應商對許多小企業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不再只愛答不理。
對前面提到的高重心設備,進行不穩定試驗是很困難的。盡管設計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增加底盤直徑,改變底盤形狀,降低重心等,但是要在設計初期就進行評估,以便盡早采取相應的措施。
這里不討論各國對其是否適用,但是一旦適用,它所規定的測試實際上是對醫療設備的低要求。許多醫療器械公司也會進行可靠性測試,或者有比這更嚴格的企業要求,而且完全可能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要求,即使測試通過了也不代表風險可以接受,而且常常還需要風險管理和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來評估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