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腳輪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為了保證腳輪的高質量和安全運行,制造商會在出廠前測試每個合格腳輪的性能。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重型腳輪廠家是如何測試腳輪性能的。
1沖擊試驗。
將重型腳輪垂直反向安裝在地面試驗平臺上,使質量為5公斤(2%)的重物能從200毫米高、允許偏差為3毫米的位置自由下落,撞擊腳輪的輪緣。如果是兩個輪子,兩個輪子要同時撞擊。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腳輪的任何部分都不允許分離,實驗完成后,腳輪的滾動、樞轉或制動功能不應受到損害。
2.電阻性能測試。
測試該性能時,腳輪應保持干燥和清潔。將腳輪放在與地面絕緣的金屬板上,保持輪輞與金屬板接觸,并將其標稱載荷的5%至10%施加在腳輪上。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測量腳輪和金屬板之間的電阻值(標稱開路電壓為500伏,測得的電阻值波動在10%以內,產品損耗不超過3W)。對于導電腳輪,電阻應不超過104歐,而抗靜電腳輪的電阻應在105-107歐之間。
3.靜載試驗。
腳輪在地面穩定運行是一種純理論狀態。腳輪的靜載試驗過程是用螺釘將腳輪固定在水平光滑的鋼制試驗平臺上,沿腳輪重心方向施加800N的力,保持24小時。測試后,檢查腳輪的狀況。試驗結束后,發現腳輪變形不超過車輪直徑的3%,試驗結束后,如果腳輪的滾動、樞轉或制動功能沒有損壞,則為合格。
4.往復磨損試驗。
腳輪往復磨損試驗模擬日常使用中腳輪的實際滾動情況,分為障礙試驗和無障礙試驗。腳輪已正確安裝并放在測試平臺上。每個測試腳輪加載300N,測試頻率為(6-8)次//min。測試循環包括向前1米和向后1米的往復運動。在沒有障礙物的水平試驗臺上有障礙物(金屬障礙物,寬度50mm,高度2mm-3mm)時,7萬次(h-腳輪)或2萬次(w-腳輪)。測試過程中不允許腳輪或其他部件脫落。測試結束后,每個施法者都應該能夠運行其正常功能。測試后,腳輪的滾動、旋轉或制動功能不應受損。
5.滾動阻力和旋轉阻力試驗。
為了測試滾動阻力,在標準中,三個腳輪安裝在一個固定的三臂底座上。根據不同的測試等級,在底座上施加300/600/900N(包括底座質量)的測試載荷,施加水平牽引力,使測試平臺上腳輪的運行速度為50mm/s(允許偏差5%),持續10秒鐘。由于連鑄機在軋制開始時摩擦力大,加速度大,所以在試驗后5秒鐘測量水平牽引力是合格的,其大小不超過試驗載荷的15%。
旋轉阻力試驗是在直線或圓周運動試驗機上安裝一個或多個腳輪,使腳輪方向與行駛方向成90度。根據不同的測試等級,對每個腳輪施加100/200/300N的測試載荷。施加水平牽引力,使腳輪在測試平臺上的運行速度為50毫米/秒(允許偏差5%),并在2秒內旋轉。記錄轉動腳輪的水平牽引力,其大小不超過試驗載荷的20%即為合格。
以上測試方法是廠家測試其生產的腳輪性能的方法。只有通過以上方法測試的重型腳輪才算合格產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