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個體突發、不自主、非故意的體位改變,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平面上的狀態。世衛組織報道每年有28%~35%的65歲以上老年人會發生跌倒。住院患者發生跌倒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給患者帶來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時也易發生醫療糾紛。因此我們必須從多方面采取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預防跌倒事件的發生。
病床高度是指病床處于水平位置時,從地面到病床床墊表面的垂直距離,包括床框高度加床墊厚度。病床高度被認為是病房環境因素中容易被忽視的跌倒相關傷害的危險因素。
那么病床高度會對患者產生什么影響呢?而安全的病床廠家高度應如何確定、正確調節、又如何維持病床安全高度呢?
病床高度對患者的影響
1.病床過高可使患者下床時雙腳懸掛床邊,脫離地面,下跳的動作易增加跌倒的風險,另外患者也易從床邊滑下導致跌倒。
2.病床過低可使患者上床時臀部離床面太遠,易造成患者坐空增加跌倒的風險。
那么如何確定病床安全高度呢?
1.病床高度應該根據患者小腿長度合理調節,患者小腿長度的100%~120% 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因為此時患者做床邊轉移時膝蓋彎曲度較小、腿部肌肉做功較少,安全性高。
2.我國男性小腿長度的平均值為44.4 cm,女性小腿長度的平均值為41.0cm,合理的病床高度應在41~53cm。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調節、又如何維持病床安全高度呢?
1.在為患者調節病床高度時,可以讓患者站立于床邊,平視其小腿高度與床面高度進行調節。
2.根據合理的病床高度41~53cm調節后,可讓患者試坐后感覺適宜來確定。
3.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護士也可先確定自己小腿長度,把自己當做參照物進行合理調節。
4.每天的晨晚間護理以及巡視病房時,對病床高度要多宣教、多觀察、多調節,相信在我們的不斷講解、宣教、關注的過程中,病床的安全高度會被患者及家屬知曉、重視并保持好安全高度的。